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共同约定,跨国公司CEO天团进博会再集结

时间:2024-11-05作者:admin分类:资讯浏览:5评论:0

  如果说首届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单向邀约,之后的每一届便是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共同约定,反映了大家对开放合作的共同心愿。

  在11月5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发表主旨演讲时作如上表述,为这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赋予了浪漫的色彩,也向在现场赴“七年之约”的跨国CEO天团、政府及机构代表们发出了共商合作的开放邀约。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面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进博会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官方数据显示,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了4200亿美元。此次进博会,各方参与力度更进一步,共吸引了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近3500家参展企业齐聚于此,共话中国机遇,共享开放红利。

  李强表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和平和发展事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要坚持开放、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推动持久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

  在开幕式上,李强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在坚持重信守诺中更好凝聚开放共识。各方应共同遵守国际经贸秩序规则,切实履行多双边经贸协议。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二是要在坚持互利共赢中更好拓展开放空间。各方应坚持以彼此成就的胸怀,通过更紧密的市场和资源对接,以更有利于创新合作的方式,开辟发展新空间。中国愿进一步开放超大规模市场,包括实施单边开放措施,落实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等,持续办好进博会、广交会等展会,真正把中国大市场变成世界大机遇。

  三是要在坚持命运与共中更好担起开放使命。中国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好分享全球化红利,愿同各方继续密切在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配合,率先探索实施世贸组织《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等成果,携手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经济的良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政府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为推动全球发展、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大力量。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中国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趋势下,跨国企业也在变革中重估中国机遇。

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共同约定,跨国公司CEO天团进博会再集结

  11月5日拍摄的第七届进博会中国馆。新华社图。

  跨国CEO天团再度集结

  据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今年的进博会企业展继续保持36万多平方米的超大规模,共有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加,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都超过了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97家,创历史新高,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全勤生”。

  作为全球精准放疗领域的跨国集团,“铁杆粉丝”医科达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龚安明和医科达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皓然(Gustaf Salford)出现在了开幕式现场。两名高管一同出席的背后,是这家首届进博会上唯一的放疗行业展商对于这一平台的重视。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医科达继续首发多项创新技术,并在现场宣布成立国药医科达-东风总医院国际培训中心,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作为全球共享合作的国际平台,进博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专业观众,这种‘综合’性为企业带来了多元机会。”同样一届不落的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进博会早已成为霍尼韦尔创新技术成果的首发地、推动高层级对话的输出地和构筑开放合作生态圈的策源地。进博会是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缩影和有力例证。在中国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和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霍尼韦尔期待借助“进博加速度”,善用全球经验与本土创新,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勤生”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告诉第一财经,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持续放大,角色也在不断升级,从一开始的更多为了促成生意到现在搭建与政府、上下游、消费者等整个生态沟通的平台,并集合多方智慧探讨热点话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要怎么发展等,让他们这样的多元化集团有了全面展示产品和技术的机会,也有了实现跨界创新的可能。

  跨国药企赛诺菲大中华区副总裁朱海鸾在开幕式上告诉第一财经,他们把每一届的进博会都看得很重,也见证了进博会越办越好。进博会是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为全球先进的技术提供了展示机会。近年来,中国正处于创新技术的井喷时期,相关部门也给予整个链条提供了监管便利,这促使跨国企业选择每年在现场首发先进技术。

  “进博会不仅仅是展示平台,还有论坛。”她提出,生物医药是受到政策高度监管和较大影响的行业,因此充分利用论坛,集纳各方的智慧对政策进行研讨,为产品的创新、快速准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利于中国的创新体系加速融入全球市场。

  连续六年参展的蔻驰母公司泰佩思琦也是进博会上的熟面孔。在开幕式现场,泰佩思琦亚太区总裁杨葆焱(Yann Bozec)对第一财经表示,进博会是非常独特的平台,这里不仅是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绝佳平台,还是与供应链、政府、消费者及媒体等各方交流对话的平台,“每年我都对此很兴奋,我们需要这样的机会,也希望能获得来自市场及社会各界的直接反馈,从而更加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尽管中国消费复苏面临着挑战,杨葆焱却表示自己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强烈”。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平台,另一方面,中国年轻消费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我们的品牌已经挺有名了,但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对比每年获得的新客户数量,中国年轻人的消费市场规模太庞大了。”在他看来,中国蓬勃的电商化发展需要品牌方聆听年轻用户的声音,为此,作为已经进入中国20多年的国际消费品牌,他们努力与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保持着深度沟通,以密切关注他们的关切和喜好,“我们一直都在,也在用心聆听”。

  ‌IQAir全球CEO哈姆斯(Frank Christoph Hammes)也已经多次参加进博会开幕式,甚至在疫情期间也未曾中断。不远万里亲赴现场的动力,同样是他对于中国市场不变的信心。

  哈姆斯告诉第一财经,中国的消费需求还在升级,整体并没有明显收缩,只是供应链竞争更加激烈了,“有了更多的竞争者,尤其是本地的竞争者”。根据他的观察,中国的高端和低端市场依然保持增长,面临较大挑战的主要是中端市场,而他们的目标瞄准了高端市场,“消费者并非不愿意付钱,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可持续的创新产品”。

  他表示,‌IQAir的产品售价是本土品牌的数倍,催化剂虽然也更贵,却可以使用几十年,“我们已售出20多年的设备,目前还可以通过维修继续使用”,耐用的品质不仅能让客户获得长期的数据,还能提供对于环境更加友好和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

  进博老友资生堂中国总裁兼CEO梅津利信在开幕式上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市场,也是品牌的发展策源地,大量在中国孕生的研发科技走向了全球。这也意味着,洞悉中国的创新趋势是把握全球发展机遇的前提。他坦言,即使短期内中国的美妆市场有所收缩,但资生堂对于中国市场仍然有信心,尤其是对于创新产品带来的增长不乏信心。

中国和世界双向奔赴的共同约定,跨国公司CEO天团进博会再集结

  11月4日拍摄的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新华社图。

  变局之下持续深耕中国

  11月4日,李强在上海同第七届进博会参展商、采购商代表座谈,新思科技、蔡司医疗、海克斯康、通用电气、SK集团、默沙东、中国一汽、小米等企业负责人出席。

  李强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外资企业继续扎根中国市场,把更多高品质商品和服务带到中国,同时深化和中国采购商等企业合作,不仅将中国作为出口地,也作为重要的投资地、创业地,推动中国和世界市场更好对接。希望中外企业家继续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整合资源、布局产业、拓展市场,持续深化贸易投资合作和产业分工协作,共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希望大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加强联合研发、协同攻关,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大量跨国企业正在透过“进博之窗”更好地观察、捕捉中国机遇,也借着进博会的“东风”和速度,韧性应对市场变局,持续深耕中国。

  “如果你看7年前的进博会,90%以上的展品是进口产品,现在50%左右都在本土生产,是大量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合作研发的产品。”福斯特表示,对蔡司而言,“在中国为中国”的同时,“在中国为全球”的趋势也在加强。就在今年7月,蔡司在中国首次购地自建的项目正式落成开业,目前产能进展状况“超出预期”。

  福斯特认为,虽然短期而言消费端面临着较大压力,但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中国制造,在持续增加供应端的创新投入,这也让他们面向B端的业务持续增长,并在今年有望在中国市场收获两位数的增长。

  对梅津利信而言,一方面,受益于中国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资生堂近年来加快将集团的创新技术引入中国,并把中国作为新品首发地;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不断提升本土创新能力,聚焦中国消费者展开研究并形成解决方案,“集团将持续投资,在中国打造全球第二大的研发中心,同时加速开源创新。”

  哈姆斯表示,IQAir也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调整市场策略,比如,“中国人不喜欢下载APP,我们就开发了小程序;中国消费者喜欢刷短视频,我们也在加强与社交媒体的合作”。在华耕耘20多年,中国市场已占‌IQAir全球市场的三成份额。

  盛皓然表示,作为中国放疗事业长久的伙伴,他们期待看到创新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能够造福患者,也希望在中国本土的案例和经验,成为值得借鉴的“中国智慧”,通过医科达的全球布局,助力全球市场放疗水平的提升。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中国财经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